今年伊始,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中國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。一季度,中國經濟增速一度降為-6.8%,二季度V型反彈,增速達到3.2%,由負轉正,明顯好于預期?,F在疫情防控局勢平穩,經濟運行基本恢復。對于當前的經濟形勢判斷,“中長期”“持久戰”成了新的關鍵詞。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,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,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,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,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。
當前,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。全球化時代,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過去。短期壓力之外,專家認為,我們目前思考問題的出發點還是要從兩個大局來考慮,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,一是世界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。
近幾個月,有關“兩個循環”的概念備受關注?;?ldquo;持久戰”的判斷,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明確,要“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”。
14億人口的超大市場規模、齊全的產業門類等,是強化國內大循環的堅實基礎。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,意味著要著力打通國內生產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費的各個環節,不斷滿足消費升級需求。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,將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地聯通,為中國經濟提供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動力。
和“持久戰”一脈相承,中央政治局會議對宏觀調控也有新的要求,提出要“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”。強調“跨周期”釋放出鮮明的政策信號,既考慮短期經濟波動,又要審視未來經濟周期走向。
為應對疫情沖擊,今年上半年,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,扎實做好“六穩”工作、全面落實“六保”任務,一系列政策舉措密集出臺。如何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,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則特別強調,“要確保宏觀政策落地見效”“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、注重實效”“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、精準導向”“宏觀經濟政策要加強協調配合,促進財政、貨幣政策同就業、產業、區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應”。
疫情沖擊讓中國的結構性、體制性矛盾凸顯,但也可以倒逼改革,成為創新的動力。下半年經濟怎么干?中央政治局會議作了多方面部署,其中再次強調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。
針對擴大內需,除了“擴大最終消費,為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”,中央政治局會議還提到“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,推動城市群、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”。
消費回暖離不開穩定就業。今年上半年,受疫情影響,就業走勢前低后穩,1到6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64萬人,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3%;對比2019年1到6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37萬人,今年上半年新增就業人數減少173萬人。而就業貢獻的主力軍——部分中小微企業也面臨著生存的壓力。
為了讓這些企業在困境中存活下來,從中央到地方,各級政府紛紛出臺了多項紓困幫扶政策。同時,為了助力各類群體解決就業問題,有關部門也在因人、因企分類施策。
企業的生存發展不能只靠紓困政策,更要提高核心競爭力。疫情的沖擊加速了全球產業鏈的重構。對于中國企業來說,這其中有挑戰,更有機遇。
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?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,“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,更加注重補短板和鍛長板。”
雖然疫情的影響巨大,但并不是所有行業都遭遇困境。利用我們的市場和產業優勢,一些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脫穎而出。今年上半年,全國網絡購物用戶人數比上一年增長1億人,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7.3%;遠程辦公、在線教育、無人配送等新模式有效地化解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堵點、難點;數字經濟、智能制造等新產業為經濟恢復提供了有力支撐。抓好長板,補好短板,中國經濟就有能力在危機中育新機、于變局中開新局。目前,各地方、各部委已經行動起來,確保會議精神落到實處。
目前,中國經濟已經穩步恢復。明年,我國將邁入“十四五”時期。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公布,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研究“十四五”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