浦東城運中心,被稱為是浦東的“城市大腦”,大屏上每秒都在更新密密麻麻的數據,這些涵蓋全區各個領域的100多項城市體征,可以實時、智能、精細地感知浦東12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“脈搏”。
比如,當節目中,家住周康航大居區域的聽眾反映,小區南側申嘉湖高速段沒有安裝隔音屏、噪音擾民時,大屏立刻調出無人機輪巡畫面。
杭迎偉:“我們現在大屏已經調出來了,這個就是S32滬嘉杭。(大居就在這里,可能指的就是這里),確實大車比較多。”
現場自動調取、情況迅速核實。周浦鎮鎮長閔慶峰,浦東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黃偉分別介紹。
閔慶峰:“速度比較快,車流量多,聲音比較多,甚至有按喇叭現象。”
黃偉:“我們在8月4日和5日分兩天,白天和晚上都對兩個小區進行應急檢測,兩個小區外面的日間和夜間噪聲都有超標情況。標準是60,夜間是50。(出來結果是多少?)白天平均在62-65之間,晚上64,也有63。”
杭迎偉要求,環保部門抓緊布點檢測,制定整改方案。
杭迎偉:“居民區體量非常大,環保部門迅速安排專業機構進行多時段,多點位的噪音檢測。根據檢測結果,采取切實的措施,給居民滿意的答復。”
除了街面視頻、輪巡畫面實時可見外,在浦東,執法人員的單兵手持系統也能直接傳回城運中心平臺。家住浦興街道清水苑小區的居民反映,長島路商業街與他們共用一堵墻,十年來,商業街上餐飲店的油煙擾民問題始終沒有解決。
林女士:“裝了消音器,油煙進行了測試,這些手段都采用了,都不能改善小區居民日益噪音和油煙擾民。 ”
杭迎偉:“請我們單兵繞著這個商業街走一走,我們可以看得更加的清楚。(后面好像就是居民樓),對對對,(這邊,再前面商業街這塊)。”
浦興街道主任楊弘亮在節目中回復,這幾年街道對長島路商業街的綜合整治一直在進行,針對居民投訴的問題也多次跟蹤檢測,但各項數據都在標準范圍內。
楊弘亮:“從國家標準來看是符合的,但是從老百姓感受度來講還是有一定距離,所以我們在想怎么綜合治理、有效解決,我們在研究和考慮。”
看似達標,但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客觀存在,問題的核心不是達標,而是“擾民”。杭迎偉表示,在解決這些居民百姓的煩心事時,各個職能部門一定要講“第一人稱”。
杭迎偉:“幾個問題解決過程中,我都談到了推動問題,在第一時間,第一現場解決。我再提一個要求,第一人稱,要把“我”放進去,把自己放到周邊的群眾當中去,換位思考,想群眾所想,急群眾所急,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。”